閱讀幸福

想像未來,窗外有窗

《窗景漫遊》創作個展 藝術家吳芊頤 專訪

以紙膠帶為主要創作素材、主題大多結合台灣舊時代鐵窗花、在地元素和童年經驗,本期人文聚落的主角:新銳藝術家─吳芊頤,看起來清秀、靦腆,三十初頭的她,不論是成長背景或求學過程,都受許多不同風格、新舊文化的洗禮與啟發。透過專訪,我們將帶領讀者一起深度認識這位用台灣「窗景」寫詩的藝術家。

想像未來,窗外有窗
2020-04-01

文/國際智家

字體放大

以紙膠帶為主要創作素材、主題大多結合台灣舊時代鐵窗花、在地元素和童年經驗,本期人文聚落的主角:新銳藝術家─吳芊頤,看起來清秀、靦腆,三十初頭的她,不論是成長背景或求學過程,都受許多不同風格、新舊文化的洗禮與啟發。透過專訪,我們將帶領讀者一起深度認識這位用台灣「窗景」寫詩的藝術家。

畫筆下的好奇心: 自想像到社會微觀

從小熱愛天馬行空的塗鴉,吳芊頤直到高中才唸美術班,後 畢業於北藝大美術系繪畫組,即便受了專科訓練,但對於未來是否以從事創作為職,仍舊躊躇。結束了大學四年接觸的 壓克力、平面繪畫,以及各種基本的繪畫專業訓練,吳芊頤就讀南藝大造型藝術所。為符合當時以「購物網站」為靈感的系列創作概念,希望找出一項媒材,模擬數位的像素感、把情感元素抽離,於是在六年前開始嘗試紙膠帶創作。「繪畫」來自畫筆和選色,筆觸自然帶有作者的情感,反觀紙膠帶均值、扁平的特性,正好達到這種中性、不帶情感的特質,除此之外,吳芊頤也避免以手撕方式黏貼,而是用刀具剪裁,以避免任何一點的人性注入,呈現銳利割線與扁平材質,如此以來,作品才能表現出具幾何、色塊性的類數位效果。總是以「生活取材」的吳芊頤回憶道,作品開始對外發表之後,創作的方向隨而慢慢成形,在想法上也受惠於許多前輩、同儕,得到推進。從消費文化、社會現象作為創作基礎,初試啼聲的「微型百貨系列」,是她對於網購的日常觀察;以 21x21cm 的均一規格,創作出 380 件商品,在實際上架後收到許多提問、引起好奇與熱烈討論;這個於九年前開始的創作系列,除了對線上購物這種並存於虛實之間的消費行為,提出「線上購物,是買圖還是買物?」命題式的大哉問外,也想和觀眾一起在作品中思考議題。當時作品入圍台北美術獎,於是吳芊頤繼續創作周邊商品,後來因聯展拓開知名度,廣受關注、邀請創作,讓她的作品也藉著消費文化的主題延伸,走出台灣。

田野考察: 捏塑文化歷史中的藝術價值

從 2015 年開始,吳芊頤的創作主題轉向關注老屋改造,也是在此階段發掘了「鐵窗花」這項在舊時代以防盜功能為主的文化產物。

其實鐵窗花並不只在台灣獨有,因此更具「在地全球化」的表現,只要加上美化,即使只是防盜用的鐵窗,也能孵生出故事、成為藝術。

隨著創作的積累,吳芊頤持續在不同城市進行田野調查,也不斷地因窗花豐富的文化價值而感到欣喜,於是與紙膠帶跨媒材創作,希望將這特別玩味、值得觀者思考的窗花藝術,透過全新的形式的創作,以更加「浪漫」而且具有懷舊的心情,展示給大眾。「窗花代表的是一個文化的轉譯,考察給我最大的收穫是自己視野也開了一扇窗:當我重新凝視自己的家鄉,我能夠感受到更多的情感,和更多在地性。」 吳芊頤創作過程中受到最大的啟發即是「家鄉」的在地性再生。在「台灣窗景詩」的創作前期,除了實際到點考察外,也蒐集了大量資料,例如古蹟保存、建物現況等,時常在現場流連、推敲窗花的符號性,像在解讀密碼,必須反覆對證史實資料,確認是否有遺漏、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再從中選擇適合的資料注入創作,因此前置作業須花較長的時間,才能將需要的資訊一併重新整合入作品,尤其每次看到老建築的迷人之處,都讓吳芊頤更想透過藝術創作,帶入「老屋新價值」的社會議題,透過符號勾起、觸發觀者各自不同的經驗和記憶。 

跨界再生: 動靜之間的精神流動饗宴

在創作過程中,Saya Woolfalk 是吳芊頤在創作過程中,最印象深刻的藝術家前輩。Saya Woolfalk 出生於日本,主要在紐約發展,日美混血的她創作主題大多談混種和科技。從社會觀察、材質跨界的角度 來看,和吳芊頤的作品有一定的共同性,在「台灣窗景詩」的發展後期,吳芊頤的創作也更加具有實驗性:破壞解構、翻玩影像,以及和新媒體藝術家合作,嘗試以紙膠帶加上新媒體錄像,共同拼湊出屬於窗景之外的詩意風景,這些和不同媒材專長藝術家的交流,都讓吳芊頤對單一的主題衍生更多思考,畢竟在「創作」路上難免孤單,期許未來能透過跨域與跨界的合作,獲取更多靈感和啟發,對所有參與創作者來說,都是打開對未來世界諸多想像的一道門。累積不少的展覽經驗,我們問吳芊頤從首次展出至今,是否有過難忘的觀者回應?她分享在台北尊彩藝術中心舉辦個展時,曾接受一位故宮老師的電台節目邀訪,聽到對方如何細看、微觀符號的象徵意義,例如展出中的條通作品,勾起訪者過往回憶的歷史狀態等,這些分享讓吳芊頤認為,由於窗景來自活生生的歷史,對觀者來說,就像座時光機,能帶著觀者回到記憶深處,產生地域性的情感連結,而這份珍貴的分享,也讓吳芊頤期許未來的創作能夠連結更多地方,持續製造出其不意的驚喜時光機。參加國美館《台灣雙年展》時,吳芊頤曾以數位輸出的方式,展出「微型百貨 O2O」系列。由於這個「限地製作」的作品為因地制宜、pop-up 的短期展出,讓她更恣意地在裝飾性的的當代色彩中,融入更多複合媒材的呈現,雖然作品延伸母題、一樣以紙膠帶為主要媒材,但鐵窗、老屋等元素,都能藉由光影、拼貼在不同壓克力板上,產生不同的效果,並巧用卡典西德與不同紙質,產生透光效果、翻玩創意。

從媒材到地域性: 東西文化的紙膠帶應用

近年來,吳芊頤雖廣受許多日本紙膠帶品牌合作邀請,但在這九年多來無數卷的紙膠帶背後,也曾因藏家提問要如何固定、保存等問題,開始對紙膠帶這項媒材開始產生懷疑;不過在媒材轉換的撞牆期間,吳芊頤逐漸體悟,任何媒材都有與時俱進的演化,作為創作者必須去適應和調整,因此就算對紙膠帶這項媒材又愛又恨,也始終沒有停下創作的手,並透過在學校教課、用紙膠帶帶小朋友創作以及北美館工作坊推廣等,從學員的創意中,讓她理解到不論媒材是什麼,只要發揮創意,就有藝術價值。要用均值、扁平的媒材做出「不一樣」的東西,實有難度,但也因此有更多想像投注之中,而紙膠帶的魅力就在於,能運用簡單的「公式」做出不同色塊,使每個人都能在之中找 到創作及裁切的方式,並且共同發想。以紙膠帶入畫時,吳芊頤嘗試以當代顏色,強烈、裝飾性重的方式繪畫,拼貼有 幾何序列、符號、象徵性的紙膠帶,不僅是當地,她所想連 結的地域性是綜觀東、西方對於紙膠帶的運用和想像,讓創作能同時具有西方文化的即興及隱喻的特性,但也帶有東方文化中的極簡、私密與實用的特質。 作品中除有繪畫元素,也有異材質的拼貼,我們問吳芊頤會如何定義自己的作品?她笑說自己在一開始參加比賽時,也不確定自己的作品該如何分類,因為當時對作品風格定義還不夠明確,但在近一、兩年出現了「複合媒材裝置」的類別,吳芊頤的作品同時具備的空間性、裝置性和未來感,也被歸類在該複合媒材創作的範疇。即便在藝術創作的領域中,「標籤」並不能標誌一個創作者想像空間的界域,但是在確認了自己創作的屬性之後,也提供吳芊頤更多的機會和平台,和其他創作者交流,也分享給更多的觀者。 

關於個展《窗景漫遊》

在這次個展中,吳芊頤將送子鳥院內藝廊展覽空間規劃為巷弄,營造有如走在街區的氛圍,精選作品則四處分佈呈現,並拉出十條發生在不同迷宮中的故事軸,在不同的窗與窗之間創造故事連結,也展出田野調查的紀錄影片,將創作「台灣巷弄風景」時,在新竹老街所收集的窗花資料,融合古蹟保存所創生出混合式、符號式的連結,以及布料和更多複合媒材的融入。

展出影片所集結的田野調查內容:收集窗花資料時和地方民眾的對話,是吳芊頤在創作外的最大的收穫。透過「對話」 這項扎實的情感收集,以創作者的身份,藉由紙膠帶將立體的資訊轉譯為平面,使單向的觀察、對話紀錄,變成多向的資訊交流。吳芊頤笑說,開始蒐集窗花後,自己也和住家鄰里有了更多互動,每一次對話總有新的故事發生,其中富有 「在地性」的情感狀態,正除了在地的窗花外,最想和觀眾們分享的「窗景漫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