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幸福

為什麼我留不住小孩?

反覆流產的秘密

診間中總是被這對夫妻的默契給吸引。走過這 10 年的求子之路,很難想像這一路上他們的心路歷程及各種掙扎與考驗。要怎麼在一次一次希望與落空中,重新振作起自己的心情,再一次一次接受艱困的考驗。

為什麼我留不住小孩?
2023-07-12

文/送子鳥•許雅鈞醫師

字體放大

40 歲之前,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在職場上卓越巔峰。40 歲之後遇見人生的伴侶,開始積極行動想要孕育下一代。雖然年過 40 時,擁有如 30 歲初頭的庫存量。因此前三年,努力嘗試自卵,總共取了六次,也得到六次植入的機會。

然而,40 歲之後胚胎染色體異常比例非常高,平均 4-5 個胚胎才會有一個染色體正常。40 歲以上女性每次試管嬰兒療程能成 功帶回小孩的機率更是降到 16% 以下。而在那個時期的試管嬰兒,也鮮少生殖中心有在做 PGS(植入前染色體檢查)及 ERA (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查)。因此反覆植入失敗也變成了高齡客戶的常態,但真正失敗的原因往往也無從得知。

嘗試植入的六次中,有四次是完全沒著床。剩下兩次,一次是萎縮性胚囊,一次化學性懷孕(有驗到 β-HCG 上升,但超音波無看見囊胚。)這六次植入的結果,其中萎縮性胚囊做了人工流產手術,但是沒有做胚胎染色體檢查,很可惜錯失了一次可以獲得重要線索的機會。而有一次,植入染色體正常胚胎(Euploid),卻完全沒著床,這就會令生殖科醫師感到頭疼了。

來到送子鳥已經年過 45 歲的她,知道自己超高齡在取卵及培 養囊胚的艱困,決定改走借卵的療程,希望能更快帶寶寶回家。

在借卵的療程中,20 個卵子總共培養了 14 個囊胚。 其中,前兩次的植入都是嘗試了 3+(PGS+ERA)的試管嬰兒,先把對的胚胎及對的時間點找出來,才能釐清其他可能干擾的因素。

第一次 3+ 試管嬰兒,因為自卵曾經有萎縮性胚囊,此療程先給予抗凝血劑治療。後續成功懷孕,但五週多時大出血,此顆囊胚最終沒有心跳,成了萎縮性胚囊。

有了過去自卵植入及第一次借卵療程的結果,當我們在對的時間點植入一顆正常的胚胎卻仍沒有辦法成功讓胚胎發育有心跳,已經大大確立母體本身免疫攻擊胚胎的可能性。因此將客戶轉診至免疫科醫師進行治療。

第二次 3+ 試管嬰兒,依據免疫科醫師建議,療程中加入了低劑量的 IVIG。此次提早第七天回來驗 β-HCG,但數值只有 8。只有淺著床,這可讓團隊及客戶又接受了一次更艱困的考驗,究竟是誰在干擾胚胎的著床?

第三次的植入,免疫科醫師建議更進階的治療,使用高劑量 IVIG、復邁及奔麗生,配合抗凝血劑的使用。植入兩顆第五天未切片囊胚。第三次的植入,β-HCG 爬升的速度非常好,第一次超音波追蹤妊娠囊的大小符合週數,也有看到卵黃囊。當一切都看起來非常的順利美好時,可惜最終還是沒發育成心跳,形成萎縮性胚囊。我們建議客戶這次可以做胚胎染色體的檢查來做為第三次免疫治療效果的確認。最後,胚胎染色體是完全正常的 46、XX。

第三次植入及結果讓客戶心情跌入谷地,絕望到不願再嘗試了!但經過兩個月的沉靜,無法割捨最後的六顆胚胎,他們決定把這六顆胚胎用完,完成他們最後的求子之路。第四次的植入之前,客戶接受免疫科醫師建議,決定使用莫須瘤的療程,為了達到更完全性降低母體對胚胎排斥的作用。但本次有鑑於之前高劑量 IVIG 及復邁療效似乎不顯著,本次 只使用抗凝血劑及莫須瘤的情況下,植入了兩顆未切片的囊胚。最後淺著床結束了第四次的植入。依據過去四次植入的經驗,抗凝血劑配合高劑量的 IVIG + 復邁可以達到一個最好的結果。如果再配合莫須瘤是否可以更完全降低母體攻擊胚胎的問體?第五次就在抗凝血劑 + IVIG + 復邁 + 莫須瘤的使用下植入了兩顆未切片的胚胎。

這次,我們終於順利看到寶寶心跳,目前客戶已懷孕 30 週,孕期穩定,胎兒生長速度也很正常。

人只要進一步改變都會期望看到成果,這是人之常情。沒有人喜歡失敗,但是能在失敗中找到下一次進步方法才是最可貴的,這樣失敗才有它的價值。

這位客戶每次植入過程及結果都帶來了一些訊息及線索。過去自卵六次植入,即使是 40 歲的年紀,累積胚胎數應該也要有染色體正常的胚胎,早應該要成功活產,何況曾經植入過一顆 PGS 鑑定過的胚胎。這時植入時間窗口對不對?雙方夫妻染色體是否有平衡性轉位?母體本身是否有血栓問題?母體免疫攻擊胚胎?……這些都需要我們去好好釐清的。如果生殖免疫的問題可以更早被發掘,這位客戶或許有機會帶回自卵的寶貝。

這幾年送子鳥希望能幫助更多的客戶成功帶寶寶回家,開始做 3+ 試管嬰兒。也因為 3+ 試管嬰兒還是無法讓所有人成功帶孩子回家,我們才發現必須更正視免疫和血栓這些問題。「生殖免疫」正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開始慢慢進步與發展。或許,我們目前只窺視到一小部分,但這一步已經讓很多客戶成功帶小孩回家了。相信只要我們更鍥而不捨探究失敗的原因,終究,我們會看見它的全貌。

 

*醫療行為需與醫師討論進行,本篇文章僅反映當時治療狀況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