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幸福

與幸福的距離

我們與幸福的距離可以自決

假如家有孩子是一種幸福,我們與幸福的距離如何決定?如果幸福與我們的距離可以量測,妳的選擇會是甚麼?

與幸福的距離
2019-07-01

文/賴興華

字體放大

假如家有孩子是一種幸福,我們與幸福的距離如何決定?如果幸福與我們的距離可以量測,妳的選擇會是甚麼? 

有人愛心捐卵意外發現自己卵巢早衰,助人之餘樂意凍卵為幸福留一條路者幾希?年過43明知每次取卵活產率不到10%,願接受借卵做人者又有多少?年輕人或許無法感受與幸福的距離,熟女又難以接受借卵是另一種幸福,然而幸福真的如此遙不可及嗎?

本期封面故事主角年僅26歲,得知男友無精症且自己卵巢早衰(AMH0.76),毅然決然在兩個月內完成結婚手續,花了一 年取卵12次收集15顆熟卵,借精做人創造了5顆囊胚,第一次植入一顆生下一位健康男嬰,隔年再次植一顆,刻正喜迎第二胎中,如此幸孕是如何做到的?

答案很簡單,看得見的是年輕卵子品質好,看不見的是她對幸福的渴望及勇不放棄的決心,反思如果她倆猶豫不決於借精與否就不會立馬結婚,再拖個幾年情況也許完全改觀,甚至被迫面對台灣無法同時借精與借卵的困境,最終選項只剩領養一途或者低調無奈宣布:「沒小孩也很好啊!」

在台灣需要借精生子的比率有多少不得而知,從國建署統計資料看年年兩位數字成長,我相信還有更多人不知道合法借精(借卵)管道,或者無法跳脫我執框架而選擇放棄幸福,最弔詭的莫過於少子化國安危機的議題,主管機關疏於宣導「借精(借卵)不必等」管道又不准生殖機構「高調推廣」,明知痛點卻視若無睹或無動於衷,這是我們熟悉的「習慣」。

至於有多少女性需借卵才能生子?我們有精準答案,截至2016年台灣每兩位借卵有一位出自送子鳥,她們共同的痛點是「在別處苦等不到卵源,且不知道還要等多久?」如何認識送子鳥的?「網路與口碑」是主要渠道,至於為何選擇我們?理由簡單到不行:「因為你們有卵子庫(精子庫)不必等」。隨時有200~300例卵源供配對,來者常有相見恨晚之憾,好奇的人也許會再問為何成立卵子庫?答案更簡單:「因為主動登記捐卵者多到爆。」

數字顯示2018年在送子鳥登記捐卵者錄取率僅14%,天啊!100位登記捐卵者經評估後僅錄取14位,她們都是20~30歲且卵子庫存量指標AMH>2.5者,遺珠之憾中有8%為AMH<2.5,研究顯示30歲以下女性通常AMH>6,這8%極端個案若晚婚遲生必然會面臨生育危機或走向借卵一途。

與幸福的距離可以量測,您只要定期評估精卵庫存量即可,至於如何決定與幸福的距離則繫乎一心且因人而異,我最常問卵巢早衰客戶兩道命題:可以接受借卵嗎?萬一未來先生無精症可接受領養嗎?至於無精又無卵客戶我只敢問:可接受領養嗎?另一題我說不出口。

生殖科技如此先進的台灣,我們與幸福的距離可以自決,選擇也很多樣化,不管是凍卵或凍精,借卵或借精都很方便、價格親民且合法,不管是港澳、大陸或日客早已絡繹不絕於途,因為她們知道送子鳥與幸福的距離最近。

*醫療行為需與醫師討論進行,本篇文章僅反映當時治療狀況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