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工智慧(AI)技術的不斷發展已經在各個領域展現了其驚人的潛力,其中之一就是在試管嬰兒領域的應用。
多年來,開朗活潑的汶蓉經歷過捐卵、凍卵、試管以及免疫療程,甚至一隻腳踏入了借卵的半扇門。幾乎等於是吃了「不孕症療程全餐」。這段處處碰壁的不孕症食記,究竟如何完食的?
現代女權意識抬頭,隨著女性教育程度提高,求學及工作已佔據了大多數的時間,等到年齡拉警報,想要寶寶時才驚覺卵子庫存量已見底,只能選擇借卵求子。那麼高齡男性是否就高枕無憂了呢?
在台灣,一個女生一輩子只能捐卵一次,雖然不會知道受贈者的資訊,但由衷的地希望這位準媽媽一切都好,帶著滿滿的愛迎接新生命的到來,也期許自己有一天能夠成為「一位母親」。
相較於女性,高齡的男性仍可持續製造精子,但高齡精子後續的受精結果、懷孕率與年輕的精子相比真的沒有差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