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幸福

我該做 PGT-A 檢測嗎?

卵齡與胚胎染色體正常(Euploid)機率的關聯性分析

醫師常說「年齡越大,正常胚胎越少」,但還有沒有其他關鍵?送子鳥研究團隊從茫茫大海中挑出四大具有影響力的參數,包括:卵齡(媽媽取卵年齡)、胚胎培養到第幾天、胚胎內細胞團(ICM)等級、胚胎滋養層(TE)等級。接著讓我們來看這四個參數各自以及加總起來對胚胎「染色體正常率」的影響有多大?

我該做 PGT-A 檢測嗎?
2025-07-19

文/分生學術組 /Phillip

字體放大

醫師常說:「年齡越大,正常胚胎越少」,但還有沒有其他關鍵?我們把 2019 ~ 2024 年、一萬三千多顆胚胎的 PGT-A 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從茫茫大海中挑出四個最具指標性(與胚胎染色體正常率相關)的參數,建立預測模型,作為植入前是否進行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的評估工具。

研究結果找出了四大具有影響力的參數,包括:卵齡(媽媽取卵年齡)、胚胎培養到第幾天、胚胎內細胞團(ICM)等級、胚胎滋養層(TE)等級。接著,讓我們來看這四個參數各自以及加總起來對胚胎「染色體正常率」的影響有多大?

首先,來看看四個參數分別對「染色體正常率」的影響有多大。

第一個是大家普遍都有的認知:「卵齡」。分析結果顯示,卵齡與胚胎染色體正常率之間存在明顯的非線性關係(圖一):

  • 隨著卵齡上升,胚胎染色體正常的機率呈明顯下降趨勢
  • 在 35 歲以下,胚胎染色體正常的機率約為 50%,40歲左右下降至 30%,到 43 歲後更是降至約 20% 以下
  • 卵齡與鑲嵌型(Mosaic)機率無顯著關聯

第二個是胚胎內細胞團(ICM)等級對不同 PGT-A 結果的預測結果(圖二)。分析結果顯示:

  • 內細胞團(ICM)等級為 A 的胚胎明顯較等級為 B 的胚胎,染色體正常機率提升
  • 內細胞團(ICM)等級為 B 的胚胎為鑲嵌型比率的機率較高(有達到統計顯著差異)但增幅不明顯

接下來,第三個是滋養層細胞(TE)等級對不同 PGT-A 結果的預測結果(圖三)。分析結果顯示:

  • 滋養層細胞(TE)評分同樣顯著影響染色體正常機率,高品質的 TE 評分與染色體正常率密切相關
  • 滋養層細胞(TE)評分 B vs A:在高比率鑲嵌、染色體異常率上已有顯著提升,低比率鑲嵌還未達統計顯著差異
  • 滋養層細胞(TE)評分 C vs A:不論是在低比率鑲嵌、高比率鑲嵌以及染色體異常率皆有顯著提升
  • 結論:TE 等級越差,胚胎 Euploid 機率越低

最後第四個是胚胎培養天數對不同 PGT-A 結果的預測結果(圖四)。分析結果顯示:

  • 隨著培養天數增加,染色體異常的機率顯著上升
  • 高比率鑲嵌型與低比率鑲嵌型的機率與培養天數無顯著關聯

最後我們將上述四個參數建模,以全模型分層預測染色體正常率,轉成可供臨床決策的表(表一),結果如下:

  • 年齡仍是最大因子:30 → 35 → 40 → 45 歲,染色體正常率平均每增 5 歲下降約 12~15 個百分點
  • 胚胎發育的速度很重要:第五天形成的胚胎比第七天形成的胚胎染色體正常率,至少高出 10~15 個百分點。推測胚胎若到第七天才形成囊胚,多半代表細胞分裂較慢、染色體異常機率提高
  • 「外觀評分」不是裝飾品:最頂級內細胞團、滋養層細胞,不論卵子年齡,染色體正常率都比 C 級高出 20~30 % 

 

*醫療行為需與醫師討論進行,本篇文章僅反映當時治療狀況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