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嚮往擁有孩子的家庭生活,不管有沒有另一半或是有沒有結婚。在網路上爬文後,看到送子鳥可以協助將凍卵轉移到國外做植入,不用結婚也可以自己生小孩。一開始覺得費用很高,也不一定會成功,著實讓我猶豫了一秒,但我很篤定自己想擁有這樣的生活,那就衝吧!
送子鳥的人員在諮詢期間就提醒過我,凍卵輸出國外植入的時程會很長,因此,我在開始凍卵療程同時,積極尋找尋國外的生殖機構。除了送子鳥推薦的國外診所,我自己也在網路上尋覓其他適合的機構,最後選擇了 RSMC。我發現,很多的文件、凍卵運輸及檢查都需要美方視訊看診後才能有下一步動作,花了不少等待的時間。後續等待運輸文件核准的時間很長,過程中美方人員也不會主動告知進度,家人還覺得我會不會受騙,就在申請文件送出後的第三個月,送子鳥通知收到美方的文件,可以準備運輸了。不出意外的時候就出意外了,美方漏寄文件又多等了一下下,還好送子鳥的人員都有即時給我回覆與跟進進度,安撫了我焦躁的心。最後在一個半月後將我的 15 顆卵寶寶輸出了,在這等待的期間也選好了捐精者。關於捐精者挑選是個有趣的體驗,選好想要的條件,例如血型、髮色、國籍、學經歷等等,按下篩選就會跳出很多照片,挑好順眼的交給美方醫生,他會再看彼此的基因檢查建議最適合的人選,當然,捐精者會提供詳細的家庭資料可以慢慢看、慢慢挑。
卵寶寶到國外生殖中心後,對方通知我在 11 月初時會做精卵結合,本來希望可以在年底前完成植入,但在 10 月中收到因為美國假期的影響會延到隔年初才會作精卵結合,我又要等待了……心裡難免感到失落但好的事情是值得等待的。殊不知兩天後再次峰迴路轉竟然已經在進行精卵結合了! 真的是不知道怎麼形容我當下的心情。
接下來的日子,等待著他們可以順利長成健康的囊胚,等待著 PGS 的檢查結果,最終剩下3顆(一男二女)健康的囊胚等著我進入植入療程。
我在 2024/1/2踏上去美國的旅程,1/4 開始用藥,每週去診所都要抽血跟拿新的藥回去打針。後來才知道,其實也可以在台灣的生殖中心配合用藥,等到植入前幾天再飛去美國植入。真的是第一次,什麼都不懂也不會提問,我想如果在熟悉的環境進入療程,應該可以大大緩解身體的不適,例如調時差跟打針吃藥後的不舒服。
後續回診時,醫生每次內診都會說狀態很棒、會一切順利的,正向鼓勵做的很好,讓我信心滿滿的。在 1/26 的回診醫生說我的身體已經準備好了,1/29 植入見。
植入前醫生來確認資料後,我帶著忐忑的心想著:「我真的要完成在國外植入的最後一哩路了。」從決定凍卵到完成植入一年多的時間,每一刻我都覺得我的決定是對的,嚮往著聽到寶寶心跳的那一刻。護理師看時間差不多了,就趕快把我推進診間讓我準備好。一切就緒後醫生要我看著螢幕,一條白白的囊胚被推進我的子宮,感覺又邁進了好大一步。
植入過後,醫生要求我第一天一定要臥床,第二天也儘量休息,我整整躺了兩天。
本來應該要等到植入後兩週去抽血驗孕,但我想回家了。我詢問能不能提早回台灣,醫生說至少要待一個星期,於是我們就訂在農曆年前返台。因為還要繼續打針吃藥,我就準備了搭機期間的藥劑。好事多磨我的轉機班機延誤了。
本來中午就要從舊金山飛回台灣,結果早上卡在聖地亞哥,飛不到舊金山,只好改簽到晚上 11 點多的飛機。本來晚上要打的針在托運行李裡拿不到,還好醫生回覆到台灣再打針就好,我這才放下心。
等春節過後才能去婦產科抽血驗孕,耐不住期待的心情,在除夕這天買了驗孕棒,迅速地出現深深的兩條線——我懷孕了! 從廁所出來跟媽媽比了一個讚,我媽笑的比花還美。
因為每天都要打針,屁股都是硬塊也常常噴血,孕吐也非常嚴重,常常吐到微血管爆裂,好幾次都哭到不行。但想著寶寶在努力長大還是乖乖的鬧鐘一響就起來打針。
終於,順利在 3 月底「畢業」了,不用再打針了。整個孕期除了子癲前症高風險需要用藥以外都是很順利的,寶寶也是頭好壯壯。直到預產期前一天去催生,經歷了 44 小時的「談判」,我們家的釘子戶待好待滿,讓媽媽吃了全餐。最後,是一個 3600 克的小寶寶降落了,是一個從我身體裡孕育出來的小寶寶。
抱著軟軟的小身體,終於有了真實感。這一路真的是很不簡單,但也算順遂,謝謝這趟路程陪伴我的所有人。